溫度環境測試設備的具體測試流程如下: 一、準備階段
檢查設備:確保多路溫度記錄儀外觀無損壞,各接口正常,包括電源線接口、熱電偶接口等。
準備附件:備好所需的熱電偶,每臺設備配備56條2米K型熱電偶,檢查熱電偶是否有破損、斷裂等情況。
確認環境條件:將設備放置在符合要求的環境中,環境溫度應在5℃-40℃,相對濕度在20%-80%RH,且無結露現象,同時要遠離磁場干擾源和振動源。
二、開機設置
接通電源:連接好電源線,打開設備電源開關,等待設備啟動完成,進入主界面。
系統配置:根據實際測試需求,對設備進行基本設置,如時間、日期、語言等。若需要連接外部設備或進行數據傳輸,可在此處設置通訊接口參數,如波特率、數據格式等。
通道設置:點擊相應菜單進入通道設置界面,可對56個溫度采集通道進行單獨設置,包括選擇對應的熱電偶類型、設置測量范圍、校正系數、報警閾值等。對于不需要使用的通道,可以設置為禁用狀態。
三、數據采集與記錄
連接熱電偶:將熱電偶的一端插入需要測量溫度的位置,另一端連接到設備的相應熱電偶接口上,確保連接牢固,避免松動或接觸不良導致測量誤差。
開始采集:在主界面中點擊“開始記錄”按鈕,設備即按照設定的采樣速度和記錄間隔自動采集各通道的溫度數據,并實時顯示在屏幕上。用戶可以通過查看實時列表數值,直觀地了解各通道的溫度變化情況。
監控數據:在數據采集過程中,密切關注設備屏幕顯示的實時數據和報警信息。若某個通道的溫度超過預設的報警閾值,設備會發出聲光報警信號,提示用戶及時關注該通道的異常情況。
四、溫度環境測試設備數據查看與分析
暫停與查看:在需要時,可以隨時點擊“暫停記錄”按鈕,停止數據采集。然后通過文件記錄列表查看已采集的數據文件,每個文件可以記錄13萬組數據,不區分通道數。點擊相應的文件即可查看該文件中各通道的溫度數據變化曲線和具體數值。
導出數據:若要將數據導出到外部設備進行分析,可通過U盤接口將記錄文件導出為CSV格式的文件,該文件可直接使用EXCEL打開進行進一步的數據處理和分析。
五、測試結束
停止采集:當完成全部測試工作后,再次點擊“停止記錄”按鈕,確保設備停止數據采集并保存好當前的數據文件。
關閉設備:退出設備的操作界面,關閉設備電源開關,斷開電源線和其他連接線,將設備妥善存放在干燥、通風、無腐蝕氣體的環境中,以備下次使用。
